个人征信可以修复啦,央行终于想起来要修复个人征信记录了
征信修复,这个事情终于被正式提出来了
被征信困住的中产阶级
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、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,这些违约记录,将不再在征信系统中展示。
这句话的分量有多大?
要知道,自从我们国家的征信体系建立以来,中国一直是有错终身留痕的逻辑。
用卡屋的圈子里,有很多玩卡的老铁都因为不小心忘记还款,逾期过,征信记录上有了数字"1",甚至是"3"。所谓的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,对吧?
信用卡不逾期一次,都不叫资深玩卡的人——这里包括屋主,我自己也是有的。(不过和银行沟通后,已经消除)
如果你没有足够好的理由,这些报告会跟随你五年,五年后才会消除。
屋主说:
这是中国征信系统二十年来的最大转折,信用记录,不再只是惩罚机制,而开始有了宽恕的功能。
政策细节,并非人人都能洗白
这次的政策并不是大赦天下,而是一场有条件的信用救济,因为只有符合以下条件的人群,才有机会被修复:
一是违约金额在央行设定的范围内;
二是贷款已经全额归还。
具体多少钱,不知道细节,还在商定中,用卡屋倒是希望越大越好,能帮助到更多被征信害惨了的人。因为这部分人并没有逃废债,也不是信用意识差,他们只是在疫情冲击、公司裁员或行业收缩中失去了收入来源,不得不逾期,或者偶尔忘记还款。
他们事后依旧努力还清债务,却被系统贴上失信标签,导致他们无法再获得信贷、买车买房受限、甚至影响创业融资。
用卡屋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,甚至最后还要做不良资产业务,帮他们上岸,这次希望他们能成为受益的人。
屋主说:
政策的真正意义,不应该是让坏人逃脱,而是让那些被时代误伤的人,有机会重新开始。
现在才改,是被逼到墙角的系统反应
很多人问:为什么这件事现在才想起来做?
老屋想说这不是觉悟问题,而是被逼到墙角的经济现实。
你回头想想过去几年,最惨的是谁?
不是最有钱的那帮人,不是最躺平的那群人,
反而是最具消费力、最敢借钱的一批中产阶层,他们因为奋斗、因为拼搏,被时代裹挟,最后被抛下,成了被征信系统放逐的群体。被征信封杀后,无法贷款、无法消费、无法创业。
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——越没信用,越没机会翻身,最终拖垮的不只是个体,而是整个消费市场,大家都躺平了,随便吧。
屋主说:
当某一部分人群变成大多数,车轮也可以拐弯的。假如某些规则开始妨碍经济复苏,它就必须被改。
当普通人看到努力还钱就能被重新接纳,信心才会恢复,而信心恰恰是经济增长最稀缺的资源。
征信修复产业的崛起
以前就有征信修复这个行业,很多人都在找他们做个人征信的修复业务。
用卡屋身边有人专门从事个人或者企业的征信修复,如果有需要,我可以给你介绍。但是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黑中介,信息差,永远存在,也本来就存在,但是你不能收费太离谱啊。
很多东西,你自己花时间找银行也行的,只要你愿意花时间。
除非你是和我一样的人: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,花钱节约时间,那就花钱找靠谱的人来做事情。
用卡屋预计明年初政策正式落地后,市场上将出现三种行业:
第一,是正规征信修复机构,帮助个人合规申诉、资料补正,顺便收点钱,做生意不寒碜;
第二,是法律服务与金融科技公司,利用AI、大数据做信用甄别,这才是赚钱的大头;
第三,则是灰色产业链,借修复之名行洗白之实,或者大捞一笔,这种以前就有,现在也有,未来会更多。
作为信用金融的从业者,我希望大家都合规展业,合法做业务,好好的长久做下去。
用卡屋常说的,我们尽量更靠谱一些~~欢迎链接!
(常驻小尾巴:阅读原文加入我们玩卡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