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剩这1家银行了,全家的希望!

大家都搞直销,就不用直销银行了

9月23日,邮储银行官宣,将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。邮惠万家被注销的结局,业内人都不意外

"直销银行"早就成鸡肋了,尤其是"邮惠万家银行",还是邮储银行的全资子公司。

就邮储银行一个股东,又没有其他股东的流量导入,所以"邮惠万家银行"的存在必要性,在设立之初就深受质疑

图片

图片

直销银行的声势很浩大,但真正的"独立法人直销银行"就2家,百信银行+邮惠万家银行

邮惠万家银行被吸收合并后,那国内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,就仅剩百信银行这1家了。

百信银行,于2017年正式开业,是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。

由中信银行(持股65.70%)、百度(持股26.03%)和加拿大养老基金(8.27%)联合发起设立。

图片

值得一提的是,招商银行与京东,曾共同发起筹建拓扑银行

2020年12月,拓扑银行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筹建,是全国第二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。

令人意外的是,2022年7月,招商银行发公告,撤回了拓扑银行的开业申请并终止筹备工作。

我猜想,应该是精明的招商银行,一看市场风头不对,就及时退出止损了

图片

所谓"直销银行",是指不设线下网点的银行,可以理解为纯线上的互联网银行,客户通过电子渠道办理业务。

国内首家直销银行(非独立法人),是由民生银行于2014年2月上线。但这种直销银行,并不是独立法人的银行,更类似于银行内部的一级分行,只不过这家分行是纯线上模式。

这类银行内部的直销银行,很多银行都有上线,包括浦发银行、平安银行等。

但银行内部的直销银行,没太大的意义。完全是依赖银行自身的资源,缺乏外界的助力。


直到百信银行的出现,才是银行业真正的业务创新,是直销银行的发展新阶段。

百信银行,由中信银行负责金融,百度负责引流这个经营逻辑很清晰,也很合理,具备商业操作性。

同理,原本的拓扑银行,也是招商银行负责金融,京东负责引流。

图片

2021年12月,邮惠万家银行获银保监会批准开业,这是第3家获批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,当时招商拓扑银行还没撤回。

不同于百信银行有中信银行和百度两大股东,拓扑银行有招商银行和京东两个股东,邮惠万家银行是邮储银行全资控股的一级子公司。

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,既然没有合作方的渠道助力,都是源于邮储银行的获客渠道,干嘛要分为邮储银行和邮惠万家银行两家银行呢?


结果也真是很不成功,邮惠万家银行于2022年6月开业,直到今年9月终止营业,持续3年多的经营中一直处于亏损状态,累计亏损近10亿元

在邮惠万家银行的30多亿贷款规模中,逾期2亿多,信用减值4亿多,不良率6.66%,风控水平是很不理想的,常有贷款中介参与

2024年,邮惠万家银行的贷款30多亿,消费贷仅2亿多,小微贷款和农户贷就有27多亿。

这个比例就很奇怪,丝毫没有互联网银行的气质,更像是传统的物理网点银行。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百信银行的个人消费贷占比83%。

图片

邮惠万家银行被母行合并了,招商拓扑银行干脆不开了,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,就剩百信银行这"一根独苗"了

很多人都说,这意味着直销银行模式的失败,这个说法我很不认同。

直销银行设立的初衷,是为了扩大线上获客。而现在,各大银行也都在数字化转型,都在大力推进线上渠道建设。

也就是说,所有的银行都在向"直销银行"靠拢,也就没必要搞独立的直销银行了
传统银行就纷纷关闭直销银行渠道,如平安银行、浦发银行将直销银行APP并入手机银行。


从某种角度看,网商银行、微众银行和其他民营银行,也都是类似于直销银行的线上模式,也发展的不错。

各大互联网大厂,都想要介入银行业务。

阿里有网商银行,腾讯有微众银行,美团参股了亿联银行,小米参股新网银行,360都有金城银行。

百度是跟银行合作开银行的,小米美团是跟传统企业合作开银行的,至于哪种模式更优秀,我也很好奇。

图片

最后来讲讲,百信银行这个全家的希望吧。

自2017年成立后,百信银行凭借互联网基因迅速扩张,2021 - 2023年净利润一路攀升,分别达到2.63亿元、6.56亿元、8.55亿元,一度成为行业内的增长标

但到了2024年,净利润大幅跳水,降至6.52亿元。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61.02亿和807.04亿,不良贷款率为1.5%

而2025年上半年,百信银行的营业净利润4.72亿元,同比微涨1.66%。

图片

百信银行的利率定价并不低,2024年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.8%

不仅远高于国有大行,也高于很多城商行的小微贷款定价。

高利率意味着高收益和高风险,这几年又是银行业的低谷寒潮,百信银行的利润大幅缩水,也是情有可原的。

图片

但是,百信银行过高的消费贷利率,肯定不利于银行口碑和形象。
再者百信银行的员工薪酬太高,2024年的人均薪酬高达71.69万元。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这两家公认的高薪行,同期人均薪酬也才58万和60.15万。

昂贵的人力成本,复杂的市场口碑,再加贷款利率的持续下行,百信银行的未来,注定会很艰辛

但愿这家直销银行的"独苗",能给中国银行业,闯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!

推荐阅读:
我这10年!撸货佬的青春往事
风紧!平安信用卡,两年跌了1万亿
谁是信用卡老大!招商>工行+农行
是花旗,误了浦发信用卡
是什么妨碍你发财,是工作啊!!!
有广发卡的朋友,赶紧查账单!
没了200万,这辈子还有戏吗?
正经人,谁用PAY呀?
梦魇!多人真事,刷卡竟然被判10年半!
从授信百万,到入狱3年
手头只有1万多,他决定去买房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