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!
家人们,支付方式又迎来重大变革!最近,银行卡消费领域出现新动态,曾经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手机NFC支付和挥卡支付,即将和大家说再见了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快跟着我一起看看。
便捷支付藏隐患,盗刷频发引担忧
挥卡支付,也就是非接触式支付,以往消费时,无需繁琐地把卡片插入机器卡槽,只需将银行卡靠近POS机上方感应区,"滴"的一声,交易瞬间完成,极大提升了支付效率。
NFC支付,或者说手机PAY支付,同样便捷,它能让手机模拟银行卡,实现"一碰即付",出门不用再带着沉甸甸的银行卡,深受大家喜爱。
然而,这些便捷支付方式却被不法分子盯上了。
以前,就有团伙利用汽车ETC卡小额免密功能,轻松盗刷绑定的信用卡。虽说后来交通部关闭了该功能并升级设备,可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。
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披露了一系列案例,犯罪团伙手段层出不穷。
他们先群发"ETC异常需登录恢复"等诈骗短信,骗取受害者银行卡号、密码、手机号及验证码,接着用NFC功能手机将盗取的银行卡信息绑定至虚拟钱包。为躲避银行风控,他们会将设备静置3个月左右,然后在48小时内通过POS机集中盗刷,涉案金额高达100余万元。
此外,NFC技术还被用于其他盗刷案件,比如诱导受害者安装恶意软件并获取NFC权限,利用部分POS机放宽的通信延迟阈值进行"隔空中继攻击",以"航班取消""抖音客服"等名义诱导受害者下载远程控制软件获取支付密码,进而实施大额盗刷。
即便NFC支付本身具备安全技术,但用户稍有不慎,就可能导致资金损失。
行业积极应对,多举措共筑安全防线
面对这些安全隐患,支付行业迅速行动。不少支付公司直接关闭挥卡交易服务,从源头上降低盗刷风险。银行和支付机构也在积极升级系统,强化风控机制,实时监测异常交易,一旦发现高风险操作,立刻进行限制。同时,行业大力推动"无卡化"支付,鼓励大家使用扫码支付或数字钱包,像云闪付、支付宝等,以此减少实体卡被盗刷的风险。
个人提高警惕,守护资金安全
咱们普通用户也不能掉以轻心,一定要增强风险意识。记住,银行和正规支付机构绝对不会索要短信验证码,千万不能把验证码提供给任何人。要是暂时不用NFC支付,顺手在手机设置里把这个功能关掉,多一份保障。
看到不明短信链接,千万别点;非官方的支付软件,也别轻易下载。
另外,给银行卡设置好单笔和日累计交易限额,再开通短信提醒功能,一旦资金有变动,能第一时间知晓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