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被逼急了,就想捞偏门。最近有个重债压身的网友问我,怎么做才能欠上3900万。
他发来一张抖音截图,有个叫"谢亮亮"失信人,网上说他是职业背债人,负债3900万,而自己到手600万。
失信人的后果,当然很严重。但那些走投无路的人,是不会太在意征信,别说卖个600万,就算是100万,估计也有很多人愿意上。
关于网上流传的"谢亮亮"背债人的新闻,都是自媒体写的,没有官媒的报道。
我的判断,失信记录是真实的,其他的估计都不靠谱。也就是所谓的"开局一张图,内容全靠编"。
91年的小伙子,和3900万的债务,两者配合在一起,确实很吸引眼球。很多金融中介就拿他来炒作背债,来引诱那些负债人。
我根据他的执行案号,确实查到了失信记录,这个没有异议。
百度执行案号,跳出来第一个是甘肃某公司,查询该公司的股东,是两个姓"谢"的自然人。
我还查到该案件相关的2022年的执行文书,和2023年的拍卖文书。
上千万的借款,基本都是对公类的企业借款。个人借款除非是豪宅类的按揭房贷,否则也很少有1000万以上的。
如果企业股东都是家族成员,并且年龄都比较大,银行很可能要求追加其子女作为担保人。
根据法院的公告,谢亮亮案件的贷款银行还是甘肃的"永登县信用社"。
甘肃的信用社,都是做知根知底的本地客户,搞个年轻人包装一下就贷款3900万,可能吗?
所以我倾向于,这个"谢亮亮"应该是其父母公司向银行申请企业贷款时,追加的担保人或者说共同借款人。
3900万的借款,不会是纯信用的。应该是银行在抵押贷款后,再追加了部分担保类或信用类的企业授信。
再说回"背债人"这事,有点类似于"职业关店人",拿钱替人顶包。
信用类的贷款,是很好理解的,像信用卡、网贷和信用贷,但个人信用类贷款的金额不会太大,累计有100万就很不错了。
想要大额的贷款,就需要资产的配合。有些不法中介,就喜欢找征信干净的人来包装。
比如将背债人,关在指定的住所,拿走他的身份证银行卡U盾,要养个大半年的,甚至还每月给生活费。
给他过户房产、车子,再挂个企业法人,就容易操作房贷、车贷和企业贷。还需要买通银行内部人员,内外勾结就能多搞钱。
我举个例子,原先200万的房子,现在楼市不景气,房主急卖100万出手。
这时中介找到个"背债人",通过相熟的银行,能将房子评估成150万。
中介出30%的45万首付,背债人到银行办70%的按揭款105万。房主到手150万,将多余的50万打给中介。
当然这50万的利润,中介要拿部分给背债人,还有给买通的银行人员,还要支付6个月的按揭款。
一放款马上逾期,银行肯定会追查,客户经理会处罚。通常会正常还款半年到一年再断供,那样就比较合理,客户经理也比较安全。
按揭买房还是第一步,背债人有了房子,就可以申请信用卡网贷,还能把房子搞二抵,这一条龙下来,应该还能拿到50多万。
等一段时间后,中介和背债人的资金都转移好了,就开始断供逾期了。
假设买房多拿50万,后续网贷信用卡拿50万,这100万中,背债人大致拿个20-30万,剩下的都归黑中介了。
有人会说,为了20万就把征信卖了,太不划算了。
我这只是个粗略的例子,大城市的套路多,500万以上的房子比比皆是,骗贷的金额也更大。那种通常会给背债人过户企业,做精细化包装,时间也更长。
当然现在大数据很发达,银行的风控系统都厉害,包装背债的空间小了很多。
网上很多背债人的广告,往往都是骗钱的幌子,就为了榨干负债人的最后一点钱。
最后我想说的是,个人破产制度是大势所趋,但不法分子太狡猾,像"职业背债人"、"职业闭店人"的道德风险,真让人防不胜防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