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玩了!中国银行关闭信用卡APP!
近日,中国银行公告称,已启动"缤纷生活"APP服务迁移,"缤纷生活"APP全部功能将逐步迁移至"中国银行"APP。
迁移完成后,"缤纷生活"APP将停止下载注册,并逐步关停服务,具体时间后续继续以公告形式发出。"缤纷生活"APP是中国银行信用卡官方客户端。
据了解,缤纷生活APP提供查账还款、额度管理、账单/消费分期、现金分期、自动分期设置、卡片申办、进度查询、卡片激活、交易密码管理等服务。
2022年11月,中国银行缤纷生活APP(云闪付版)正式上线,中国银行成为首家接入中国银联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的国有大行,基于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,打造全方位、场景化金融服务生态体系。
在信用卡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,多家银行调整信用卡策略,不再盲目追求发卡量等指标,从规模扩张转向存量深耕,聚焦优质客群。
截至2025年6月末,中国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4,851.35万张,较上年末减少约13.88%;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5,295.77亿元,不良贷款率1.93%。
随着转型深入,信用卡行业的"马太效应"愈发明显。可以看到,即便是中行这样的国有大行,信用卡发卡量也在收缩。为了降本增效,整合信用卡APP资源成为调整的重点之一。
近年来,银行关停旗下APP已成为一种趋势。今年7月份,华润银行发布公告称,为提升用户体验,润钱包APP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正式停止服务,成为又一家下架APP的银行。
公告显示,润钱包原APP内功能(包括注册登录、余额、优惠券等功能)将全面迁移至华润银行APP,实现一个客户、多个产品的一站式服务。
更早之前,渤海银行也曾发布了关于信用卡APP下架的公告,公告显示,渤海银行已推出新版个人手机银行,信用卡APP功能也将整合到全新的手机银行-信用卡板块内。
自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,数字经济成为传统企业求新求变的重要途径,银行也不例外走向数字化转型的变革队列中,而数字经济的发展,主要围绕线上用户服务进行,因此银行将业务以APP的形式对外展现,为实现区分,有银行将金融服务、生活服务等分门别类,创建了许多银行APP。
银行创建APP也能释放银行线下的负担。如果银行APP能承载更多的业务功能,柜面的工作压力将会减轻,银行不需要设置那么多线下网点,也不需要太多的经办柜员和管理人员,在场地、人力成本上都能降低。
在处理业务能力方面,APP也有一定优势。一般来说,银行业务的办理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,如果当日同一业务过多,用户可能会因等待时间过长影响体验,而APP只要按相应业务操作相关步骤,减少出现差错的可能性。
不过,银行APP类别增多,就会造成"一行多APP"情况泛滥,如果用户仅需要办理金融类或生活类业务,下载相应APP即可;如果办理的业务需要到不同APP进行办理,就要下载所有相关APP,反而背离了线上APP"便捷性"的初衷。
对银行来说,推出APP不仅是为了提供基础服务,还是为了提高用户黏性,维持长期发展的基本流量需求。微信、支付宝之所以更受欢迎,是因为在本地生活等领域开拓得更加完善,不止提供支付、存储的基础服务,还将购物,查询五险一金、各类保障金形成矩阵排列在APP内,满足了用户的大部分需求。
推出越多银行APP越会分散用户的精力,反而不如微信、支付宝这样以自身为主体开拓业务的形式有聚合力,因此,为了解决客户留存以及自身管理成本的问题,银行APP的数量开始"缩减",并向"某一个"APP转移以求尽早实现集中流量打造生态圈。
未来银行一定是求精而不求多的,关闭旗下APP服务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,银行如果能在一个APP中实现消费贷、存款、付款等多种金融服务,也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对此你怎么看,欢迎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