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的银行股中,平安银行的表现是比较差劲的,今年跌了6.58%。
尤其是公布2024年报的3.17当天,股价更是大跌3.93%。
跟前2年一样,2024年的平安信用卡,还在持续的缩减信用卡规模。
2024年平安信用卡的透支余额是4350亿元,同比减少了15.4%,降幅比前2年都要大。
2024年的透支余额,相较于2021年的顶峰6214亿元,更是足足下降了30%。
而信用卡的总消费金额,更是从2021年的37914亿,暴跌至2024年的23205亿,3年内降幅高达38.8%。
去年我写平安2023年报时,说2023年的信用卡交易额27815亿,相较于2021年的37914亿,是2年内暴跌了1万亿。
而今天我写平安2024年报时,又是2年内暴跌1万亿。2024年的信用卡交易额是23205亿,相较于2021年的33919亿,少了10714亿。
很显然,平安银行在大力压缩信用卡业务,这个政策是没异议的,其他银行都在压降信用卡。
但是这3年的努力,还没看到成绩。平安信用卡的不良率,并没有相应的减少。
2024年的信用卡不良率是2.56%,虽然比2023年的2.77%有所减少,也是3年内首次实现不良率降低,但2.56%的不良率仍处高位,压力依旧很大。
我们再来看其他信用卡的2024年不良率,工行是3.5%,建行是2.22%,农行是1.46%,中行是1.73%,邮储是1.48%,交行是2.34%,招行是1.75%,中信是2.51%,浦发是2.45%,兴业是3.64%。
由此可见,平安的2.56%不良率,在行业内并不算低,形势依旧不容乐观。
按正常的逻辑,银行主动压缩规模,首先剔除的,应该是高风险的劣等客户,保留下来的是中低风险的普通及优质客户。
可问题是这3年内,平安信用卡的交易规模压缩了39%,透支余额下降了30%,但信用卡不良率却没有改善。
我不禁怀疑,平安压缩剔除的,不仅有高风险的劣等客户,还误伤到普通客户和优质客户。
我周围有好多的平安持卡人,都选择主动注销平安银行卡,有的是权益缩水了,有的是额度降低了,有的是不再需要刷卡了。
在平安2024年报中,关于信用卡业务,唯一的亮点是"线上消费占比同比提升5%"。言下之意,刷卡的人变少了。
值得玩味的是,平安银行经常会发POS刷卡优惠券,来鼓励客户POS刷卡消费。
平安信用卡的客户规模,之前的口径是累计卡量,直到2023年报时,才改为流通户数。
这次我们看2024年报时,流通户数是4693万户,比2023年的5389万户,又是减少了13%。
注意,加上2024年的新户数,平安信用卡的户数还大跌13%。
我个人估计,约15%的2023年存量信用卡客户,在2024年间销户了。至于是主动销户,还是被动销户,就不得而知了。
销卡率的背后,关系到客户的忠诚度,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。
先不提工农中建,同样是股份制银行,招商兴业中信光大的客户规模基本上没减少,而平安的销卡率却这么高。
这个现象,很值得平安银行去认真反省。同样是权益缩水,同样是不再刷卡,为什么平安持卡人的销卡率,会明显高于业内平均水平?
平安信用卡的低迷,也拖累了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。
在个人贷款中,信用卡、消费贷、经营贷的规模都在压缩,唯有住房按揭的规模在增长。可是,住房按揭的收益很低呀!
既然信用卡的收益率这么高,为何平安银行要大力压降信用卡规模呢?
很明显,信用卡坏账太多了!
2024年平安的零售业务净利润是2.89亿,是2023年利润55.25亿的5.3%。换句话说,平安的零售利润暴跌95%。
更夸张的是,2024年的平安零售业务,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是492.19亿,减值损失是487.29亿,占比99%!
试想一下,你赚了100万,坏账99万,你还会继续做吗?
做生意不赚钱,难道是来交朋友的吗??
平安信用卡的低潮,还没有彻底过去。
以我个人的观察,平安信用卡在2025年一季度表现很沉闷,没有亮眼的新卡,也没有给力的活动,总体基调还是维稳,业务上没有发力。
平安信用卡,一直走在行业的前沿,能引流行业的发展方向。我是真心的希望,平安信用卡能尽快走出低谷。
要是哪一天,平安信用卡触底反弹了,那整个信用卡行业就快回暖了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