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是个庞大无比的超级产业链,就算是手指缝里漏掉的一滴油,也够很多人赚个盆满钵满。
今天看到个新闻,2022年2月赵某因无力偿还信用卡,机缘巧合接触到"欠款停息"的业务。
在他成功后,就与人合伙成立咨询公司,从事信用卡网贷的延期分期停息挂账业务。
他们做业务的关键,就是造假。假公章、假病例、假证明。
在不到2年时间里,该团伙就用伪造虚假资料,协助3000多人非法获利,并收取服务费1000多万。
2年不到就有1000万,这么赚钱吗?
金融行业就这么暴力,其实也还好。3千多客户赚1000多万,平均每个客户收费也就3千多,客单价并不高。
此类中介业务,一要有技术,二要有客户。停息挂账的原理,其实很简单,关键是客户来源。
而客户,肯定需要线上引流。在抖音、快手、微博等各大平台引流,让有需求的客户加微信私聊。
有合作意向后,就让客户设置手机号码的呼叫转移,让中介冒充客户的名义与银行协商。
疫情期间,各大金融机构对逾期客户都有特殊的优惠政策,但需要满足条件,且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。网上很多人是想停息挂账,但又不符合银行政策条件。
于是这类债务优化公司,就协助客户伪造虚假材料,再递交在金融机构。在申请成功后,就向客户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。
社会上存在很多的金融中介,但不是所有的中介都违法。
就拿"停息挂账"来讲,如果客户刚好符合银行的停息挂账条件,但他不知道该优惠政策,且自己也不知如何申请,那他在中介的协助下成功申请获利,中介再向客户收手续费,就不涉及违法犯罪。
新闻里的中介团伙,被查的罪名不是金融中介或金融收费,而是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和伪造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印章罪。
在2023年底,某金融集团通过大数据的比对分析,发现批量的癌症诊断证明等伪造文件,继而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在公安介入后,迅速抓捕犯罪嫌疑人,并查获作案手机400余部、电脑23台、印章99枚、病历资料1700余套,还有光敏印章机、打印机等设备。
而新闻中的某集团,大家会想到谁呢?
让我意外的是,相较于1000多万的违法服务费收入,该团伙的判刑并不重,尽管他们也退出了400多万的违法所得。
判处有期徒刑2年2个月至10个月不等,部分从犯还适用缓刑,罚金是1.2万元至4千元不等。
各位朋友,对此你怎么看?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