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4日星期三

银行信用卡权益集体“缩水”,或涉嫌单方面违约

信用卡权益"缩水","羊毛"不好薅了……
9月份,光大银行、中信银行等陆续发布公告,调整信用卡权益规则或部分增值服务。而自今年以来,已有多家银行通过不同形式对信用卡权益进行了调整,涉及交通出行里程兑换、机场贵宾厅等服务,以及消费优惠等,调整方式包含具体权益变更、积分规则改动、享受权益服务次数减少等。
信用卡权益的"缩水"和调整,引发了不少消费者不满。那么,银行信用卡为何频频"变脸"?单方面调整又是否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?

信用卡权益"缩水"几何?
"无语了,今年下半年,我的信用卡至少调整了两次权益。"光大银行信用卡持卡人白先生告诉记者,今年7月份,自己就收到了银行通知:从7月3日起,暂停向持卡人提供机场贵宾厅服务3-12周。"一年到头,贵宾厅顶多在假期旅游时用一次,现在权益调整,完美地避开了中秋节和国庆节两个假期,等于不能用了。"另外,9月13日,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还发布公告称,机场接送机服务、租车免一日租金服务、健康洁牙服务因合约到期,将于2024年10月31日统一终止。
受伤者供图
不仅是光大银行,中信银行也发布了多则权益调整公告,涉及航班延误险、保险权益、生活权益等多种权益类型。9月14日,中信银行再次公告调整中信银行银联i白金信用卡"i白金专属36+1新生活"交易权益规则,调整后获取交易权益点除要求满足每月交易金额外,还新增了其中银联渠道交易金额的限制。
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以来已有上海银行、广发银行、华夏银行、民生银行、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通过不同形式对信用卡权益进行了调整。而在黑猫投诉平台,关于银行信用卡权益的投诉达8000余条,主要集中在权益失效、降级以及诱导开卡等方面。
某信用卡用户向记者吐槽,其所持有的几张信用卡今年以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"权益缩水"情况,"以我自己为例,广发银行信用卡从原来直接返现10%变成累计消费满3000次,农业银行信用卡五倍积分即将下架,中信银行信用卡9分享兑门槛提高到1999元,光大银行信用卡提高了权益使用门槛,有些权益干脆取消了,真是一言难尽。"
受访者供图
银行密集调整信用卡权益,原因何在?
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工具,信用卡一直以来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。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,银行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和权益,比如积分兑换、航空里程、酒店优惠、购物返现等等。这些权益不仅让持卡人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,也增加了信用卡的使用频率和客户忠诚度。
而在刚刚过去的财报季中,多家上市银行披露的信用卡业务数据显示,信用卡总量规模靠前的银行中,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、招商银行、交通银行均较年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。增幅较快的银行中,以区域行居多,如江苏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较上年末增长9.36%,南京银行较年初增长10.19%。
央行披露的数据同样显示,银行信用卡总量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减少。截至一季度末,全国共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.60亿张,环比下降0.85%。
光大银行公告
中国经济信息社2023年6月发布的《中国信用卡消费金融报告(2023)》指出,信用卡行业格局从前期"跑马圈地"期步入"精耕细作"时代,各银行开始调整经营战略,不再以简单扩大用户规模与信贷余额为战略目标,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压力也逐步浮现。
业内专家透露,银行调整信用卡权益与发卡银行的业务发展战略密切相关。过去,银行通过提供高权益来吸引新客户和保持客户活跃度,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,银行开始更加注重客户留存和效益提升。因此,他们通过提高权益门槛或取消部分权益来降低成本,并提升信用卡业务的盈利能力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限时125k奖励,还可以把积分变现。怕关全家的可以申完跑路~

亲爱的公众号读者:如果需要文中的链接,请在文章底部点击阅读原文获取,谢谢! 亲爱的公众号读者: 如果需要文中的链接,请在文章底部点击 阅读原文 获取,谢谢! 欢迎加入我们的 美卡101星球   🔍 每日精选:美国博客/私密群组最新Deal,华人专属过滤!  💎 独家秘籍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