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。67% !银行加速出清,信用卡不良打骨折

国有行、股份制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,都在加紧"甩包袱" !

周末我出去吃饭,旁边那桌围着4个男人,正聊着其中一人的债务。那人有30多万的卡债,顶不住要逾期了。

他那3个朋友也没说借钱,反而劝他抓紧再撸几个网贷,言谈中还多次出现"某钱罐"的字眼。

这种不应该有的社会风气,已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了。


2025 年以来,有近千条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密集发布。有国有行、股份制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,纷纷加入 "甩包袱" 的行列。

近期光大银行也在银登网上挂出25笔个人不良贷款(信用卡透支),涉及74.86万户借款人。

未偿本息总额约194亿,起始竞价仅11亿。这5.67% "骨折价"处置背后,是银行回笼资金的紧迫性

图片

广发银行于10月30日成交的信用卡不良贷款,资产原始金额约20.53亿,最终却以1.57亿由广东粤财信托收购,转让价格也仅为7.6%

11月18日,浦发银行就连发4期的信用卡透支不良转让公告,未偿本息总额合计超50亿元,涉及超11万笔资产,其中一期的未偿本息总额超过了34亿元。

图片

还有体量更大的民生银行,最近民生信用卡中心挂牌了第6期和第8期个人不良贷款(信用卡透支)项目,本息金额超过了260亿元

第6期的未偿还本息达51.42亿,涉及14.78万户借款人,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1856.28天,涉及贷款14.84万笔,均未发起诉讼。

第8期项目的本息金额达216.97亿,涉及信用卡不良债权53万笔,对应约52万户债务人。该资产包项目均为损失类,已处置成为表外资产,也同样未发起诉讼


信用卡曾拥有漫长的红利期,为了抢市场份额拼发卡量,各家银行过度授信盲目扩张,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。

等高歌猛进的爆发期过去了,这些风险隐患就开始集中爆发了

天量的信用卡不良,是压在银行身上的沉重包袱,既占用银行资本金,制约信贷投放能力,又会拉低经营利润。

转让信用卡不良,是最简单的减压办法。能回收部分资金,能降低不良率,还能优化财务报表,让银行放下包袱轻松上阵。

信用卡透支基本没抵押担保,回收成本又高,实际回收率经常不到10%。所以银行转让信用卡不良资产,都要打骨折,巨额的坏账损失不可避免。

但长痛不如短痛,与其让资金躺在 "收不回的欠款" 里,还不如接受损失,快速盘活资金,让资金流向更高效更盈利的地方。

图片

很多逾期的信用卡客户,以为银行转让他的信用卡债权,就是单纯的换个债主,从银行变成资产管理公司。

事情没那么简单,影响也有利有弊。

坏的方面是,你的催收压力会更大。银行的催收相对规范,不会太过火。而受让的资产管理公司,催收手段会更猛烈,会采用上门沟通、法律诉讼等强力手段。

当然也有好消息,资产管理公司为了快速回款,本金打折力度会更大。比如欠10万的客户,可能还3万就能结清。对有还款意愿的人来讲,这是协商还款的好机会。

提醒一下,银行把信用卡债权转让后,持卡人的征信逾期记录不会消除。与其逃避催收,不如主动协商谈判,争取结清欠款,重新上岸!

图片

今年信用卡的"不良出清潮",让银行在集中清理遗留风险隐患的同时,也让信用卡业务从 "规模扩张" 回归 "信用本质"

回归"信用本质",也反映了信用卡行业的新趋势。现在银行的办卡授信变谨慎了,不会为了发卡量和交易额,给资质存疑的客户发卡。

信用卡不良的爆发,也减少了卡中心的活动经费。为了信用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,只能是权益缩水了,活动减少了。

授信谨慎了,权益缩水了,银行变得更务实了!

三十年河东、三十年河西,你们说,信用卡行业还会再好起来吗?

推荐阅读:
就剩这1家银行了,全家的希望!
批量盗刷!为什么是浦发,为什么是万事达
农行的大进击,源于对中小银行的碾压
银行冻结我账户,因为我被美国制裁了!
风紧!平安信用卡,两年跌了1万亿
谁是信用卡老大!招商>工行+农行
是花旗,误了浦发信用卡
是什么妨碍你发财,是工作啊!!!
有广发卡的朋友,赶紧查账单!
没了200万,这辈子还有戏吗?
正经人,谁用PAY呀?
梦魇!多人真事,刷卡竟然被判10年半!
从授信百万,到入狱3年
手头只有1万多,他决定去买房……